# # # #
# #

中国儿艺《三个和尚》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9-05-21    查看次数:


5月19日晚,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肢体动漫剧《三个和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精彩亮相,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剧目,剧中富有中国韵味的舞美、独特而富有童趣的肢体演绎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19日上午中国儿艺在上话艺术中心举办媒体开放日。同日,中国儿艺还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


中国儿艺《三个和尚》媒体开放日现场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副院长赵寒冰,《三个和尚》剧组导演毛尔南,演员刘晓明、唐妍、胡敬波、付强与媒体交流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介绍《三个和尚》参加十二艺节总体情况


中国儿艺《三个和尚》剧组在十二艺节演出现场合影


肢体动漫剧《三个和尚》是中国儿艺“20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系列儿童剧中的一部力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故事与当代审美的完美结合。该剧自首演以来,至今演出113场,获得了近5万观众的喜爱。作为一部外向型交流剧目,该剧的国际演出足迹遍布五大洲16个国家、24个城市,为海外观众演出61场,被媒体称为“中国儿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耀眼名片”。


深挖优秀传统文化   

戏剧形式呈现千古谚语


《三个和尚》的故事源自于中国古老的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2014年,中国儿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向传统文化借故事、借思想,巧妙地把知识、故事与道理融合到一起,将《三个和尚》这个极其简单朴实却有着深刻道理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


调皮捣蛋的“小和尚”、贪吃偷懒的“胖和尚”、酷爱经文的“瘦和尚”,剧中又加入宽容和善的“老和尚”,全剧围绕雪鬓霜鬟、抚琴诵经的“老和尚”分别与三个不谙世事的小和尚结缘的故事展开,用一个水桶将毫无定性的小和尚、贪吃懒惰的胖和尚和不思变通的瘦和尚收为门下,以身作则感化他们,让他们领悟生命的真谛,也希望通过故事的演绎让孩子们懂得团结、互助和“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


5月19、20日,《三个和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儿艺作为国家级艺术院团更应该肩负起这一使命。“经过60多年的积淀,中国儿艺在创作方向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我们着眼于传统文化、外国经典、现实题材的创作,这三大题材在每年的创作规划中都有所体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表示,《三个和尚》属于传统文化题材的创作范畴,对其挖掘和创排亦是中国儿艺的文艺工作者自觉承担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与使命的体现。


《三个和尚》的导演毛尔南表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既让我们继承传统、认识自己,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在他看来,给孩子的艺术作品一定得是最好的,主题绝对不能单薄;而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一般也会赢得大人的情感共鸣。在《三个和尚》的国内外演出现场,经常可以看到欢呼雀跃的孩子和热泪盈眶的大人。 


两位梅花奖演员参演 

下苦工打磨精品力作


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个和尚》以简美中国风、创新多媒体、肢体讲故事,让现场的大小观众们看到了儿童戏剧表现的另外一种可能。


《三个和尚》精彩演出


全剧仅用16个字来舒展剧情,整台演出只出现“阿弥陀佛”“师兄”“师傅”“来此为何”等台词,这样的几近无台词,全靠肢体动作的演出,可谓实现了最大胆的创新。“孩子对台词的感受不如肢体以及场面敏感和强烈,所以我一直想尝试强调肢体语言的表现手段。正如中国画那种意味,靠心去体味,用台词可能反而固定住了表演,无台词让空间放开了,会有更多的留白,将更大的假定性、可能性和联想空间提供给观众。” 毛尔南说。


《三个和尚》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三个和尚》定位小剧场剧目,适合巡演,但小剧不小,该剧四位演员中,刘晓明、唐妍均获得过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话剧金狮奖等多项艺术大奖,另外两位演员胡敬波和付强也是中国儿艺的优秀青年演员。每次演出因为肢体就是台词,演出开始,演员们必须全程保证身体、精神都在亢奋状态才能准确传递给观众们故事的内涵。“我们在每一场景之下必须找到最准确的动作语言。我们面对的观众是孩子,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必须形象、准确。动作稍一变形,就相当于台词念错了,孩子们就看不懂了。”刘晓明说。经常一场戏演出结束,演员们的衣服汗湿到可以拧出水来。


著名戏剧家陈薪伊与剧组亲切交流


著名戏剧家陈薪伊看完演出后,激动地来到台上与大家交流,她说:“我很喜欢这个戏,作品构思、人物关系的处理、形体设计、作曲等等都太机智了,让我想起曹禺的一句话‘编剧好、导演好、演员好’,真的是好。”


国际巡演成果丰硕

中国文化引得好评如潮


语言障碍始终是中国艺术“走出去”的最大困难之一,中国儿艺肢体动漫剧《三个和尚》开创无台词表演形式,便于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理念。自2014年首演以来,该剧先后亮相于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的世界知名儿童戏剧节,巴基斯坦“欢乐春节”项目,“2015—2016中加文化交流年”活动及中国冰岛建交45周年纪念活动等。“该剧讲述了传统的中国故事,题材好、形式好、演员好,是一部高水准的儿童剧。”国际戏剧协会名誉主席曼弗雷德·比尔哈兹给予《三个和尚》高度评价。如他所言,《三个和尚》在国际的演出好评如潮:


2015年,西班牙“FETEN欧洲儿童戏剧节”总监舍塞称,《三个和尚》的演出可称得上近几年的众多剧目中,观众反响最为热烈的一次。艺术总监玛丽安说,西班牙人说话时习惯了快语速,但在这部戏中,时而舒缓的戏剧节奏与情感节奏,让人感受到停顿与留白间有着令人意犹未尽的美。


2016年,对儿童剧演出一直不是很“感冒”的巴基斯坦国民议会代议长阿巴斯被《三个和尚》的演出深深打动,他激动地对剧组说:“你们的演出非常棒,我很感动。这部戏所传递的‘团结一致’的精神是全世界都需要的。”


2017年,该剧还从世界各国提交的900余个儿童剧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国际大会暨2017南非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登上世界儿童戏剧的最高舞台,并填补了中国儿艺建院61年未曾到非洲演出过的空白。


2018年,亚洲儿童青少年戏剧节的演出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演员多次返场谢幕。戏剧节组委会诚挚祝贺演出成功,并直言:“《三个和尚》是此次受邀国外剧目中观众最多、气氛最热烈的一场演出。”


亮相十二艺节文创博览会

展现剧院艺术发展成果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于5月1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中国儿艺此次同时参展十二艺节文创博览会,为观众呈现建院6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推出的一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同时,中国儿艺还带来丰富的文创产品参展。


十二艺节

中国儿艺


中国儿艺自1956年成立以来,创排了《马兰花》《宝船》《报童》《三个和尚》《红缨》等180余部优秀的儿童剧作品,演出足迹遍布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赴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博览会现场,中国儿艺第一版《马兰花》1955年创作时的剧本、服装设计图、乐谱、排练记录、舞美设计图,第一版《宝船》1961年创作时的剧本、服装设计图、乐谱、排练记录、舞美设计图以及现场反复播放的《马兰花》《三个和尚》的演出视频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十二艺节

中国儿艺


作为中国儿艺建院剧目的《马兰花》,历经5次改版,久演不衰。和《马兰花》并称为“一花一船”的《宝船》是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儿童剧作品。近年来,中国儿艺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坚持“传统文化、外国经典、现实题材”三并举的创作原则,每年创排4至5部作品,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艺术滋养。“此次参展我们既展出了经典剧目,也展出了新创剧目,体现了中国儿艺创作严谨、制作精美、演出精致、勇于创新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传统,今天的中国儿艺,正在朝着儿童戏剧创作演出的艺术殿堂,艺术普及的重要基地,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不断迈进。”尹晓东说。


中国儿艺《马兰花》《宝船》等经典作品珍贵历史资料亮相十二艺节文创博览会现场


与此同时,中国儿艺通过打造“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剧目轮换上演制” “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等演出品牌,始终遵循“高品质、低票价、公益性”的原则,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8年,中国儿艺又创新开展“让边疆不再遥远——优秀儿童剧走进边疆重镇”项目,计划用4年至5年时间走进边疆九省区,以优秀儿童剧润泽边疆,让边疆的孩子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欣赏国家级院团高质量的舞台艺术,让他们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有机会享受高质量文化生活。目前中国儿艺已经走到广西、云南、吉林的边境地区演出50场,深受边疆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一部优秀的儿童剧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中国儿艺肩负着国家儿童戏剧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责任,发挥着国家艺术剧院的代表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将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的儿童艺术剧院不断奋斗。”尹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