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鹬·蚌·鱼》回归假日经典小剧场 四大必看理由你不容错过!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20-11-24    查看次数:

12月5-13日,儿童剧《鹬·蚌·鱼》回归假日经典小剧场。该剧以“鹬蚌相争”的成语作为创作灵感,在流动的中国画般的舞台上以人偶结合的肢体剧方式,展现了一段中国式的寓言童话故事。今天,小编就为你全方位展现这部“不可错过”的精彩好剧!

必看理由一:传统文化的智慧值得拥有

成语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传达的人生智慧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鹬·蚌·鱼》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为基础:以打渔为生的渔翁因捕不到鱼转而寄希望于用鹬鸟和河蚌讨好妻子,尽管他屡次失败,但却因鹬蚌争抢河鱼导致两败俱伤而坐享其成。而故事并未完结于此,回到家的渔夫未能用鹬蚌让妻子满意,再次争吵的夫妻给了鹬蚌逃生的机会,而鹬鸟和河蚌回到小河后,再也不争了……几番争斗的伤害与不争带来的生机让“和谐相处”的主题悄然彰显,通过表现“争”与“不争”的不同结局,帮助孩子理解和谐相处的美好。

必看理由二:如画舞台  大气有质感

从云间倾泻的烟雾缓缓落下,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形成一层流动的波纹。绣有“鹬蚌鱼”三字的薄纱让剧名仿佛飘在空中。《鹬·蚌·鱼》整个舞台宛若一幅工笔国画,细腻简约,每一个点都蕴含着文化的积淀,通过“”在舞台上随着音乐缓缓流动,整个舞台便形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给人一种时光流转、岁月静好的感觉,而故事就在这种氛围中娓娓道来。而在舞台后方,作为布景的“山”会随场景的变化而升空变为“云”,达到远近景的切换,让舞台有更加立体的展现。

必看理由三:似琴不是筝  暗藏新奇声

《鹬·蚌·鱼》虽然讲述了一个传统成语故事,但在音乐方面却进行了新老融合。剧中用电子音乐中对声音数字化的处理方式,用最具现代化的音乐表达方式去演绎古典文化,在电子音乐和古典音乐间搭建了一个桥梁。同时,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相对应的乐器:意化的琵琶代表了鹬鸟,意化的三弦代表渔夫,笛子代表渔妻,河蚌则选用了中国大鼓,整部戏用音乐语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主题旋律中,一种古老的乐器——“尺八”带来了独特的味道。它的音色不像笛子或者萧那样精美,进而可以通过粗糙的质感传递出几千年前的沧桑感。

必看理由四:此剧无声胜有声

《鹬·蚌·鱼》全剧没有台词,而是运用了其他艺术语汇进行表达。肢体语言则是剧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演员根据每个角色的特点,用最贴合的表现方式呈现,每一个看似自然的动作背后,都有着精准的设计。此外,剧中还加入了“偶”的运用。鹬鸟的扮演者通过手持“鸟头”,身着“羽衣”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第一眼便不禁赞叹“好美”。河蚌的展现则是由演员双手各持一扇贝壳,开合灵活的同时,还暗藏机关,既能“捕鱼”,又可以吐露珍珠。而“鱼”的形象经过特殊设计,将鱼本身灵动柔软的身躯展现得活灵活现。

剧情简介:

有一个中国成语,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重新讲了这个故事:

渔翁跟鹬和蚌都生活在小河边,捕鱼为生。渔翁有个妻子,要过好生活,所以他每天都要捉好多鱼。

这一天,没捉到太多鱼的渔翁被赶回小河边。为了讨好妻子,他决定去捕鹬、捕蚌,结果,被奋力反抗的鹬和蚌分头打败。

打败了渔翁的鹬和蚌,都自觉了不起,为了一条淘气的鱼儿而互不相让起来。结果,纠缠在一起的它们,被渔翁毫不费力地双双捉住。

没想到,渔翁夫妇的争吵打闹,最终又令鹬和蚌得以逃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若是渔翁夫妇相争呢?

鹬鸟、河蚌回到小河里,再也不争了……


演出时间:

12月5日 10:00 

12月6日 10:00  19:15

12月12日 10:00 

12月13日 10:00  19:15

演出地点:假日经典小剧场

演出时长:60分钟左右

适合年龄:3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