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青年报:秦俑“活”过来了!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好戏连台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9-07-14    查看次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当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过来,将会发生怎样的奇妙故事?7月13日、14日,由西安儿艺打造的《我们是秦俑》在中国儿童剧场上演。

《我们是秦俑》剧照

《我们是秦俑》主要讲述了午夜时分,博物馆展柜中文物一个个“醒”了过来,一位秦朝将军俑秦大白与机器人“009”因“颜色”引起纷争,却无意间“唤醒”沉睡多年的铜铸巨龙,最终共同明白什么才是永恒的故事。

西安儿艺院长王丽虹表示:“西安儿艺创作这样一部以中国文物为题材的儿童剧,目的就是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挖掘文物在新时代的价值,通过戏剧的形式表达出中国文物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加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太阳村孩子看演出

39名来自北京顺义太阳村的孩子受邀前来观看《我们是秦俑》。这是中国儿童戏剧节自首届至今持续举办的公益活动。太阳村主要为父母是服刑人员且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提供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以及职业培训服务。

太阳村老师邵鹏超是从太阳村成长起来的:“小时候,太阳村的条件很艰苦,孩子们接触不到艺术。现在有了中国儿艺的帮扶,孩子们每年能走进剧场看演出,这对孩子们是一个特别好的开阔眼界的机会,通过接触艺术也能感受到孩子们慢慢地从内向变得开朗,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表示,中国儿童戏剧节坚持秉承公益性原则,接下来还会邀请延安的孩子们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看演出;同时,还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孤残儿童、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免费派发公益演出票,并邀请其参加戏剧体验活动。

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自7月6日以现实题材音乐剧《火光中的繁星》拉开帷幕,《小美人鱼》《月亮上的妈妈》《音符环游记》《我们是秦俑》以及罗马尼亚的《你好,夜精灵》随之上演,掀起戏剧节首轮观演热潮。

除主会场之外,中国儿艺儿童剧《三个和尚》赴新加坡演出,《伊索寓言》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演出,《罐头小人》在山西、内蒙古演出,《小美人鱼》在山东演出,来自丹麦的《大腕》在天津演出。与此同时,“国际儿童戏剧合作与发展论坛”“中外儿童戏剧夏令营”等活动也陆续举办,吸引各方参与戏剧节。

现实题材是本届戏剧节的重头戏。开幕大戏《火光中的繁星》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在日军的轰炸下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一群经历不同却都失去父母的孩子,在进步青年林睦的帮助下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故事。

《火光中的繁星》剧照

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县山西省静乐县的师生代表受邀观看演出。静乐县利民小学5年级的高梓越说:“第一次走进剧场,看这么精彩的演出。音乐剧中的孩子们在那个战乱年代失去父母都能坚强地生活下来,我们现在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学习。”

同是现实题材儿童剧,由广西木偶剧团创作演出的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将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与现实生活中“打工妈妈”等进行巧妙嫁接,载歌载舞地讲述了三位可亲可敬可爱的留守老人,为纾解留守儿童李想“思念妈妈”的痛楚,进行一番斗智斗趣斗乐的奇幻故事。

《月亮上的妈妈》剧照

《月亮上的妈妈》巧妙利用木偶、剪纸等非遗艺术营造“戏中戏”讲故事,现场乐队及合唱队浑然一体地植入广西特有的彩调、渔鼓、零零落等民族音乐元素,为大小朋友们奉献了一场极富中国西南民族艺术特色的精彩演出。

在外国经典儿童剧方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丹麦艺术家联手打造的儿童剧《小美人鱼》带观众从陆地走入海底,跟随着小美人鱼体验成长、追寻爱情,在爱与付出中收获了完整的灵魂。

罗马尼亚坦达利卡动画剧院的儿童剧《你好,夜精灵》是一系列经典故事的现代演绎。在观众看来,这部戏更像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台词不多,充满融合丰富儿童想象力的动作、音乐和舞蹈,用有趣的方式演绎绝大多数我们深有共鸣的恐惧,以此告诉观众其实某些时候害怕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避免掉入恐惧的圈套,化恐惧为玩笑。看到最后,小朋友们都会把“夜精灵”当成自己的朋友,不会再害怕。

《你好,夜精灵》剧照

由北京儿艺带来的戏剧魔法音乐会之《音符环游记》把五线、音符等元素形象化为主要人物,和讨厌练琴负气离家的小主人公一同浪迹在魔法的音乐国度,随着风格迥异的律动,前往世界的各个角落,感受奇趣自然的同时探索世界文明。“做一场不一样的音乐会”是该剧主创的创作初衷,乐手、舞者、演员同台演出,全剧1/3的表演在舞台下,和观众一起完成。

《音符环游记》演出现场

该剧导演刘晓邑在谈到“全能演员”时说:“演员们跑到观众身旁,让观众随时都能成为表演的一部分,那种表演是全新的,极具震撼力。我们希望冒险做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东西呈现给现在的孩子。”(文化副刊部编辑)


作者:蒋肖斌

责任编辑:于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