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剧目《跷跷板树》专家研讨会现场
2019年1月8日下午,创作部在中国儿艺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中英合作剧目《跷跷板树》的专家研讨会。四位艺委会专家受邀参加,他们分别是:《文艺报》原副主编钟艺兵、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剧董妮、《新剧本》执行主编林蔚然、《文艺报》艺术评论部副主任、副编审徐健。主创团队、演员、创作部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中国儿艺党委书记、副院长冯俐全程出席并主持会议。
中国儿艺党委书记、副院长冯俐主持会议
冯俐书记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冒着严寒拨冗前来给予指点和帮助,转达了带队外演的尹晓东院长对各位专家长期支持剧院工作的感谢和敬意。
《新剧本》执行主编林蔚然
林蔚然高度肯定了中国儿艺近年创作上“多点并进”的突破和创新。她认为这是一部令人全身心都很愉悦的作品。她说,“是否要砍倒一棵树,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足轻重。但在作者笔下,它却应该是认真讨论、票选出来的结果。因为做的一个决定,将改变他人的一生。而动物们携手为群体而努力的故事讲得可爱、幽默、纯真。对于观众更从全社会、人类的角度提出了发人深省的命题,虽轻巧而有大格局。这是一次具有深度的引领儿童观众思考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思索,带领成人观众共同在童话中徜徉并反观自身麻木与缺失的旅程。全剧寓教于乐,抓住了儿童剧的真谛,做到了好看好玩又有重量。”
《文艺报》原副主编钟艺兵
钟艺兵老师特别欣赏该剧的创作,他说,“将一个环保题材的儿童剧写得如此富有儿童情趣,且构思独特,寓道理于故事之中,堪称经典。我们的儿童剧编剧们,应该从这里学习到经验,接收到启发,主要是打破老套子。” “导演处理洗练、流畅。对小动物们的处理活泼、丰富、机敏,各具性格,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不过,对情绪起落的渲染,还可以放开些。”他建议人和动物的转换用明场处理;多媒体要配合好主体舞美做得更逼真;全剧结尾时可增加四只刚刚孵出的小画眉,在保持原版风格的基础上,给予一些丰富和中国化处理。
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剧董妮
董妮用“三明治”来形容该戏的结构之巧妙,举例肯定了译本的幽默和精彩。她说,“剧中8个人类和8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行动线非常清楚,至为不易。儿童剧的表演很容易会有一定的夸张或拘于平淡,但这个戏的表演分寸非常好,看得很熨帖。”她觉得入戏略有点慢,建议删减不重要的信息,强调砍树建游乐场。她说,“儿童剧有时要将戏剧的节奏略作牺牲,做必要的重复和强调,以便于让年龄过小的孩子也能懂得剧情。”她指出,部分台词有成人化的痕迹,希望做儿童化的处理;人和动物转换时要明确强调,制造“仪式感”;增加歌舞语汇,展开人物情感和关系;猫头鹰人物定位进一步清晰化;增加人物服装与主体舞美的区分度;赞同钟艺兵老师的提议,在戏尾增加四只木偶小画眉,完美继承妈妈跑调基因等。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副主任、副编审徐健
徐健从视角、结构、观众、表演四个方面称赞了该戏。他说,“《跷跷板树》创作视角转向了关注现实,注意到了个人生活和公共空间的关系”;“戏剧结构新颖,采用对比和嵌套的手法,讲得特别明晰”;“参与感特别强,用投票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同情”;“表演方式上一人分饰两角,动物拟人化的表现方式全新处理,表现出了动物鲜活的性格和现象心智,神态、形态、心态把握得特别准确”。另外,他提出四个方面“本土化”的问题:要考虑本国语言在舞台上演出要达到的效果和定位;该戏英国导演的舞台处理偏写实,如强烈的电锯声是否适合中国儿童的接受;舞美要利用好LED屏,考虑有没有更具象化的手段来替代声音的压迫;如何处理国外剧本译介和中国现实不一致的问题。
冯俐书记特别感谢专家们给予的评价,主创和演员们也表示受益匪浅,会充分消化吸收老师们的意见,在今后的排演过程中不断打磨提高。
文:创作部马亚琼
图:影视资料部赵业洋